社会进入老龄化,如何让老人有尊严、有意义地度过晚年,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香港的一家特色服务机构——银杏馆的出现,找到了一条应对这一问题的途径。在香港乐天公司出资成立的慈善组织——“乐天关怀行动”的帮助下,银杏馆的创始人黎明辉大胆创新了为老服务概念,并成功实施。
银杏馆,香港一家以社会企业形式经营,以聘用九成长者为员工的食肆。2005年,香港“乐天关怀行动”在辖下的“温情轩社会服务中心”开办第一家银杏馆,藉此“长者经营”的餐馆,为老来无依也无所养,或期盼老有所为的长者,提供合适的就业环境,令他们善用晚年,重树信心。
时至今日 ,银杏馆在香港已经是数一数二的高级有机餐厅,设有意法餐厅、中菜餐厅、私房菜及美食定制服务,食物绝对天然健康,无味精,无激素。银杏馆在香港餐饮界树立了独特的品牌。而抛开其健康餐饮的理念,更值得人们关注的是在这里工作的老人们。在银杏馆,除了主厨及传菜员外,所有员工的年龄都在 60 岁以上。
常言道 :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餐。意思是说,年事已高的人,随时都可能发生意外,而银杏馆却为老无所依,没人赡养的老人和期盼老有所为的老人提供了合适的工作环境和就业机会,让他们安享晚年,重拾生活信心。银杏馆的老年员工一天要工作至少 4 个小时,创始人承担的风险和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因此,银杏馆为老年人量身定做力所能及的工作。老人们也不会因为在工作中犯错而遭责备。
正是由于银杏馆为有经济需求和心理需求的老人提供工作机会的创新理念,让很多人开始关注银杏馆,企业形象深入人心,生意越做越好,越做越大。在银杏馆的发展过程中,为了让更多老人受惠,银杏馆从社区服务中心入驻到繁华的中环商业中心,以“五星级美食,五星级服务”为宗旨,提供高级欧陆西餐。这一品牌的升级行动,让老年服务者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心。他们为顾客提供意想不到的卓越服务,让顾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很多在银杏馆工作的老人都成为了“明星”。曾有一位 85 岁高龄的老爷爷会在顾客生日时唱生日歌给大家听。在他失去工作能力离开银杏馆后, 许多听过他唱歌的食客表示非常怀念这个乐观开朗的老爷爷。
银杏馆另一个重点是发展“食堂服务”,也就是通过投标获得政府机构食堂和著名大学食堂的经营权,进一步为更多老人开拓就业工种和机会。同时,以“全香港最有机的食堂”为发展方向,为食堂服务引进生态有机菜单概念,让香港每一个阶层的市民都能享受到有机菜。
银杏馆有这样一项承诺,“有盈利势必会将之回馈社会”。为了银杏馆的菜式更加天然健康,他们开办了“乐活有机农场”,这个同样以老年员工为主的有机农场肩负起供应有机蔬菜以及更多社会责任。
许多人主观地认为老年人到了退休的年龄就失去了工作能力,老人们应该在家里待着,享享清福就好。在许多国家,老人自杀率居高不下,各种类型精神疾病困扰着广大的老年人群,其原因在于家庭联系松散,儿女离开家庭,丧偶以后独居的老人尤其感到孤立无助。现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的改善,不少老人即使过了退休年龄,仍是身壮力健,精力充沛,绝对有应付工作的能力。由此产生了老人们的工作需求,而类似银杏馆这样的服务机构,就满足了这部分老年人的需求。
在银杏馆,老年人被称为“长者”。为什么有如此称呼呢?他们的回答是 :尊重。老年人作为“长者”的知识、经验、威望、品德、能力等值得被尊重,他们从来不是社会的负担。鼓励老年人就业,就应该给他们提供有尊严、有意义的“体面工作”。体面工作不仅能带来一定收入和产生价值的工作机会,更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融合具有促进意义,这对老年人来说尤其重要。
退休金微薄的老人可以挣钱补贴家用,让自己更有安全感 ;有些老人即使没有经济压力,也可以通过工作多一分精神寄托,继续通过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得到社会认同感,促进身心健康。体面与价值,是银杏馆带给老人们的最有意义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