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航空智慧新城概况
一、园区概况
汉中航空智慧新城成立时间是2011年11月。新城规划总面积27.8平方公里,新城北至西成客运专线、南至阳安铁路,西至文柳路以西,东至文川河以东。
新城是陕西省航空产业“两基地三园区”的两个飞机研发制造基地之一,是中航工业集团和陕西省政府共建项目,也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陕西省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
新城产业发展以涡桨飞机总装制造为核心,构建高端制造和高端服务产业“两大体系”,打造飞机总装制造、航空配套制造、第三次工业革命示范产业、机场运营与航空运输服务产业、航空文化休闲与配套服务产业、临空经济及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六大产业板块”,重点实施飞机主机、航空配套、航空转包、临空高科技、第三次工业革命示范、支线航空运输服务、汉中航空物流服务、涡桨支线飞机用户支援服务、国际航空小镇示范基地和新城配套建设“十大项目组团”。
2015年实现总产值90亿元。
二、企业入驻情况
截止2015年12月,园区入驻企业34户,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79.3亿元,实现利润56300万元,实缴税金405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0.28万人。
三、园区比较优势
新城北至西成客运专线、南至阳安铁路,西至文柳路以西,东至文川河以东,以城固县柳林机场为核心布设,地处公路、铁路、高铁、机场立体化交通网络中心,区位优势明显。
四、园区联系方式
综合办公室电话:7381858
办公室主任:谢盛红 18009165653
经发局副局长:郑鹏 18091626802
镇巴县绿色产业园概况
一、园区概况
镇巴县绿色产业园规划面积2.48平方公里,承载一园三区,立足本县山地特色和资源禀赋,遵循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引进龙头企业高起点聚集发展农林产品精深加工、工矿综合加工及文化旅游等绿色产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突破发展,助推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园区于2007年底开始调研谋划,经省市专家规划评审,于2009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被列入全省重点建设县域工业园区之一 。2009年率先启动建设的小洋镇农林产品精深加工集群区占地面积665亩,其中园区企业及公共部分占地165亩,实施土地流转沿园区后山建设茶园500亩。该区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已完成园区路、桥、河堤、电力、网络、通讯、给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七通一平”。2015年实现总产值7.9亿元,占全县GDP比重13.5%。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方向,结合我县园区实际现状,园区未来五年发展规划总体思路是:
(一)尽快落实解决机构编制
在园区管理委会下设制正科级事业编制单位“园区管理办公室”,配备主任1名,专职副主任1名,下设综合办公室,产业规化科,企业管理科,项目招商科,总编制10人。主要领导要求挑选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 、具有丰富企业管理经验和开拓进取精神的人担当此任,配备专业的工作人员。把园区办建设成为一个职能齐全、高效有为的管理服务机构。
(二)实施园区规模扩容增量
从一园三区总的格局来看,工矿综合加工区及文化旅游区等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只有农林产品加工区初具规模,而农林产品加工区总占地面积仅为165亩,入园企业仅6户,生产规模和经济总量明显不足,园区企业产业带动能力弱小,根本无法支撑全县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在现有基础上必须将园区规模扩容增量,新增园区工业用地200亩,通过精准招商引资,高起点、高规格新引进入园企业4—6户,保持入园企业总数不低于10个。同时,将县内其它区域产业优势良好的企业培育5—10户,纳入园区企业统一管理。总体形成园区企业规模总数达到20个左右,按每户企业年产值4000—5000万元,园区产值规模可达8—10亿元。
(三)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
园区建设整体设计不达标,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根本无法满足园区发展需要,尤其是水、电、路问题还未根本解决。目前园区供水基本上是企业各自为政,每当枯水季节企业生产生活用水非常困难;输电线路是延用的县城至巴山镇的农电网,电压不稳,故障频发,随意断电停产时有发生;园区没有循环通道,居民住宅离企业厂房仅一墙之隔,既不符合环保要求,也不利于消防施救;园区无总体消防设计和环评方案,工业废料消化及污水处理也无法妥善解决,生产企业的环评、消防无法通过达标验收,企业申报项目、融资贷款受到制约。为此,要尽快完善园区各项法定规范要求,切实解决“水、电、路”等实际问题。把小洋镇供水改造项目延伸到园区,彻底解决园区企业生产生活用水困难。建设县城至园区输电专线,保留原输电线路,行成双回路电源格局。拓展园区循环通道,拆迁严重障碍建筑物,逐步达到园区建设规范要求。
(四)强化政策保障措施
1、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做好项目前期规划,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建立工业用地开发成本补贴机制,政府每年从房地产等经营性用地项目的土地出让金纯收益中,按不少于10%的比例安排用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移项目所缴纳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留成部分返还园区用于土地开发整治。
2、切实落实优惠政策。要把园区经济发展真正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撑,就必须体现园区产业优势和政策特色。园区产业项目要立足全县资源禀赋,突出产业龙头带动作用,在整活园区现有企业的基础上,多引进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的企业入园;园区企业要体现土地、税费、政策扶持上的优惠政策,用地要优先安排,税收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内尽量减、勉、缓,地税留县部份全额返还企业作为税源培育基金循环使用,部门规费实行零收费制度,项目支持及工业发展资金、财政补贴资金要重点倾斜园区企业,政府拿出具体政策对引进入园的高科技、大规模、产能优势明显的产业项目要给予重奖,对园区企业引进的高科技人才要给予一定经济待遇补贴。
3、改制整活企业,增强园区活力。园区现有6户企业,其中:国有企业1户,股份制企业5户。目前除万象竹木投资开发公司运行正常外,其它4户股份制企业都因生产季节性强、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低、产品单一、市场份额小、流动资金不足等原因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政府要积极引导企业转产、改造、升级,对转型企业实行政策扶持、贷款贴息补助和重奖引资等优惠政策,强势推进经营管理不善,发展前途无望的停产企业改制盘活。
4、建立融资互助调节机制。县政府在财力可许范围内拿出一定扶持资金,并积极向省市行业部门争取专项资金,同时广泛动员园区企业入股,构成园区企业融资互助专项基金,在全市范围内对接一家资金实力强、热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专业机构,建立长效战略合作关系,申请配额足够缓解园区企业短期周转资金需求的信贷规模,定向支持园区企业发展。贷款资金严格按照银行审贷规范流程精心管理使用。
二、企业入驻情况
通过招商引资已入园企业14户,累计完成投资5.8亿元,其中政府通过项目整合资金投入500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5.3亿元。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8.4亿元,实现利润8405万元,税收3185万元,占全县税收比重25.68%,解决就业岗位3000余人,重点企业4户:万象竹木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怡溪春茶业公司,长兴实业公司,锦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三、园区比较优势
镇巴县位于陕西省南端,汉中市东南隅,大巴山西部,米仓山东段,被誉为陕西省“南大门”。为汉将班超的封邑,红四方面军曾在此创建川陕革命根据。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苗民聚居地。产业园区距县城6公里,比邻的210国道纵贯南北,连接“包茂”、“ 十天”高速。境内万山重叠,沟壑纵横。全县平均海拔1234米,年平均气温13.8℃,无霜期236天。幅员面积3437平方公里,辖19镇,一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28.5万。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镇巴县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已探明的煤、锰、钒、硫铁矿、板石等21种矿产资源储量丰富;水能蕴藏量达16.4万千瓦,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潜力;以生猪、蚕桑、魔芋、茶叶、核桃、板栗、山野菜以及名贵中药材等为主的林特资源已形成规模效益;有亚洲最大的连片野生竹林49.6万亩亟待开发利用。
四、园区联系方式
园区日常工作由镇巴县经济贸易局代管。
联系人: 冯启彬(经贸局局长)13389161002
仵水明(商务股股长)18220787999
西乡县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基本情况
一、工业园区基本概况。
西乡县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由建材加工工业园、矿产品加工工业园、特色食品加工工业园和电子工业园组成,简称“一区四园”。分别位于境内杨河镇、白龙塘镇城区内。2008年由西乡县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09年6月被陕西省政府批准列入全省100个重点建设县域工业园区之一,2011年被省政府评为陕南循环发展示范园区,2014年9月,食品园和矿产品园成功创建为省级重点工业园。
西乡县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7.71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4.31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征地1.71平方公里。目前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60057万元,新建道路9条5994米,新建110KV变电站1座、35KV变电站1座,架设110KV电力专线2150米,架设10KV供电线路4900米,铺设给排水管网9320米,建污水处理设施1处,实现绿化12500平方米,安装路灯50盏,架设桥涵3座,治理河堤400米,建垃圾中转站1处。2015年实现总产值16.2亿元,占全县GDP总量的20%,共解决1729人就业。
下一步,我们将以提升园区水平,增强园区产业聚集功能为重点,以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为抓手,以创新园区机制为动力,以壮大园区经济总量为目标,真正把园区建设成为新型工业产业示范基地。建材工业园重点围绕LNG液化天然气项目落地,做好征地拆迁、基础设施等前期准备工作。食品工业园重点加强与雨润集团的洽谈和协调,妥善解决好福润肉类加工项目遗留问题。同时尽快完成工业大道建设设计,确保按计划开工建设。石材工业园重点抓好园区企业废水治理,落实园区保洁责任,尽快启动二期工程。力争到2016年,工业园区入园企业发展到50户,其中亿元企业发展到6户,实现工业总产值15亿元,销售收入20亿元,工业增加值8亿元,
二、企业入驻情况
2015年,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完成年度投资2530万元,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61087万元;新增入园企业7户,累计入驻企业49户(其中规上企业11户),累计完成投资23亿元;累计投产企业27户。园区企业实现产值162486万元,营业收入158030万元,工业集中区增加值44858万元,利润4435万元,税收3280万元,占全县税收比重达14.5%。
三、园区优势
西乡县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按照主要产业类别分为四个子园区,建设地址均在县城周边的主要交通要道附近,规划建设期为30年,土地资源充沛。县政府每年将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建设列为政府向全县人民承诺的“十件实事”和重点建设项目之首,成立了由县长挂帅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了园区管理办公室,组建了由副县级领导任总指挥得工业园建设指挥部,并落实相关部门主抓,抽调精兵强将落实征地、拆迁安置和企业搬迁入园等各项工作,为园区顺利高效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