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汉中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汉中市发展服务型制造实施方案(2021-2025)》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1/02/24 来源: 点击次数:0

汉市工信发〔2020〕182

汉中工业和信息化局

关于印发《汉中市发展服务型制造实施方案(2021-2025)》的通知

各县区经贸局,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发局:

为落实中省关于发展服务型制造部署要求,加快培育发展我市服务型制造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制造业竞争新优势我局制定了《汉中市发展服务型制造实施方案(2021-2025)》,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汉中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 ⠂ ⠂ ⠂ ⠂ ⠂ ⠂ ⠂                                                        2020年1231


汉中市发展服务型制造实施方案

2021-2025

为深入实施制造强市战略,加快培育发展我市服务型制造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制造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更高水平助力“三市”建设,根据工信部等15部门《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政法2020101号)和省工信厅《关于印发陕西省发展服务型制造实施方案(2020-2025)的通知》(陕工信发2020235号)精神,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省关于发展服务型制造部署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为主线,以制造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为导向,以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为重点,以培育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示范项目和示范平台为抓手,不断提高服务型制造水平和制造业企业综合服务能力,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到2025年,力争培育创建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5家,培育认定省级工业设计中心3家,培育综合服务平台1个。

二、主要任务

(一)提高工业设计水平建立全市工业设计培育库,定期筛选符合条件的企业、高校和服务平台作为培育对象,定期开展工业设计培训,积极组织申报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企业、工业设计大奖等,以点带面提升全市工业设计水平。

(二)发展定制化服务。鼓励数控机床、精密量具、齿轮、刀具、服装、建材、食品加工等制造企业,利用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智能化、定制化服务,提高标准化、精细化水平,增强定制服务能力。

(三)加强供应链管理。建立产业链“链长”制,对重点企业省内、市内产品配套情况进行摸底,及时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支持重点企业优化生产管理流程,定期开展产销对接,面向产业上下游开展区域内协作配套。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设供应链协同平台,推动供应链标准化、智能化、协同化发展。积极推进共享制造平台建设,完善共享制造发展生态。

提高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水平鼓励检验检测、工量具、仪器仪表制造企业加强相关仪器设备和关键技术研发,建设计量检测中心,提供面向制造业的专业化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提检验检测认证服务能力。鼓励有条件的认证机构创新认证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专业质量提升服务。

开展全生命周期管理。鼓励市内制造业重点企业以客户为中心,完善专业化服务体系,开展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安装调试、交付使用到状态预警、数据分析、故障诊断、维护检修、产品升级、回收利用全链条服务全生命周期服务水平。

提升节能环保服务水平鼓励钢铁、有色、水泥等传统企业使用绿色环保节能技术、或与专业环保服务机构合作,建设高炉煤气余压发电、烧结余热回收利用发电、低温余热发电、废渣集中处理、城市垃圾集中处理等项目,实现产业生态化发展。鼓励发展专业化环保节能服务公司,提供污染防治第三方治理等新型环保服务。

(七)强化生产性金融服务。鼓励现有政银企担平台开展面向服务型制造的金融服务,为服务型制造企业、项目和平台提供融资租赁、信贷、保险保障等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资金筹措周转效率。

(八)其它创新模式。鼓励市内制造业重点企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发展数据增值、信息增值业务,提供智能服务,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实施。各县区、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确定领导和专人负责,重点围绕培育服务型制造企业、发展服务型制造项目、建设服务型制造平台,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计划和具体措施,定期开展全市服务型制造培育库入库企业、项目、平台申报筛选,加快培育发展本地区服务型制造新业态新模式

(二)加强引导支持。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与服务型制造相关的财政、税收、金融、土地、价格政策,为发展服务型制造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对纳入全市服务型制造培育库的企业、平台,在项目申报、资金补贴等方面,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推荐。结合中省工业设计中心和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项目 平台)申报认定等工作,适时开展市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项目、平台评定活动,对具有示范引领的服务性制造企业、项目和平台进行表彰奖励,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三)加强工作培训。每年开展服务型制造专题培训,提高企业对服务型制造的认识,掌握转型升级的方法和路径。

定期开展“送专家到基层”活动,组织专家进企业、进园区,加大辅导咨询力度,为企业发展服务型制造提供专业指导,提高服务型制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