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门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中省有关工业和信息化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拟订并组织实施行业或产业发展规划、计划和产业政策,监督检查执行情况。提出优化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和政策建议,执行工业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并监督实施,指导全市工业行业质量管理工作。(二)提出全市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和政策,协调解决新型工业化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推进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三)监测分析全市工业运行态势,统计并发布相关信息,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协调解决行业运行发展中的有关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负责工业应急管理、产业安全和国防动员有关工作。(四)负责提出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以及市级财政性建设资金的安排意见,按照市政府规定权限审批、核准规划内和年度计划规模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五)拟定全市工业和信息化产业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选用、清洁生产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协调相关重大示范工程和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承担全市振兴装备制造业组织协调的责任。(六)协助省工信厅对在汉的公用通信网、互联网、专用通信网运行及电信与信息服务市场进行监督与服务。推动跨行业、跨部门的互联互通和重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共享。(七)指导全市工业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工作;推动技术创新机制的建设及产学研联合;组织开展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负责全市煤炭行业监管工作。(八)负责全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将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纳入全市工业经济体系统一规划、总体安排、统筹发展。(九)贯彻国家有关招投标工作法律法规,拟定全市工业信息产业招投标工作规定和实施细则,并监督实施。负责全市工业和信息产业招投标活动的管理和监督执法。(十)研究拟定全市国有企业改革的有关政策,承担市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推进全市工业和信息产业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指导企业加强管理,扭亏增盈;负责全市企业减负工作。(十一)贯彻执行中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根据市政府授权,履行出资人职责,对所监管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行监督,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推进国有企业的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动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的战略性调整;负责指导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工作。(十二)代表市政府向市属部分大中型企业派出监事、监事会;负责监事会的日常管理工作。(十三)通过法定程序对所监管企业负责人进行任免、考核并根据其经营业绩进行奖惩;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机制,完善经营者激励和约束制度。(十四)承担监督所监管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体系,拟定考核标准;负责所监管企业工资分配管理工作,制定所监管企业负责人收入分配政策并组织实施;维护国有资产出资人的权益。(十五)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市国有资产管理的规范性文件。负责组织所监管企业上交国家资本收益,负责国有资本经营预决算编制和执行等工作。(十六)负责企业党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所属企业党组织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监督指导企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指导企业的老干部工作,指导统一战线工作和工青妇等群众团体工作;负责所监管企业的稳定工作。(十七)负责汉中市中省驻汉企业联络处的工作。负责指导市手工业联社工作。(十八)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主要工作任务和目标:
一是强化工业经济领导。二是着力加大政策倾斜。落实资金1500万元,三是促销保产稳增长。坚持内外联动,促成区内200多户企业签订产销合同,合同总金额50亿元以上。四是加强运行监测。坚持每月对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一次通报,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议,通报情况,分析问题,落实措施,倒逼落实。五是强化舆论宣传。围绕工业稳增长,围绕新一轮工业翻番,在《汉中日报》发表了一系列工业经济发展评论员文章,营造工业稳增长良好氛围。
全年规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053亿元,增长4.4%;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341.4亿元,同比增长9%。
三、部门基本情况:
汉中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是市政府组成部门之一,正县级单位。汉中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汉中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汉中市中小企业促进局合署办公,三块牌子一套人马。
人员情况:单位共有职工146人,其中:在职职工61人。离休老干部2人,退休职工83人。
编制情况:编制数69人,实有数61人。
单位共有公务车2辆,应急和机要通讯公务车各1辆。
四、收支决算数据说明:
1、2015年部门总收入1843.2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213.4万元,其他收入629.8万元(包括:4月、6-12月离退休人员生活费307.8万元,项目收入322万元)。
2、2015部门总支出1817.2万元。
(1)、基本支出1216.6万元(其中:人员支出657.7万元,日常公用经费支出189.3万元,对企业人员补助支出369.5万元)。
(2)、项目支出600.5万元(其中:甲醇汽车试点项目支出12.97万元;工业远景规划项目支出38.90万元;工业经济宣传项目支出10万元;工业园区和小巨人项目支出5万元;两化融合及小企业关闭项目支出4.71万元;中小企业服务平台项目支出11.52万元;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及培训项目支出1.45万元;抗美援朝救济金项目支出4万元;军转干部生活补助支出49.01万元;产销对接活动项目支出15.58万元;中小企业人才培训项目支出12.60万元;困难企业慰问160.80万元;物资大院专款160万元;遗属生活补助54.06万元;散装水泥专项60万元。
3、上年度资金结余结转191.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结转67.3万元;项目支出结转:123.6万元。
4、本年度资金结余结转217.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结转33.9万元;项目支出结转183.2万元。
五、“三公”经费及会议费、培训费支出及增减情况说明:
2015年三公经费共支出:29.47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4.47万元;公务车运行维护费25万元;无出国出境费发生。较上年下降22.5%,其中:车辆运行维护费下降10.1%;公务接待下降56.3%。
2015年公务接待14批次,约200人次,共计支出44724元。2014年公务接待支出10.2万元,比上年下降56.3%。
2015年会议费共支出5.64万元,较2014年的4.1万元增长37%,其原因是2014年底召开的全市国资系统监管财务统计年报会产生的费用结算在2015年。
培训费共支出0.63万元,较上年度下降48%。
附:1.部门收支总表
2.部门决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按功能科目分)
3.部门决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按经济分类科目分)
4.财政拨款“三公”经费及会议费、培训费支出决算表
汉中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6年11月
附表1:
附表2:
附表3:
附表4: